top of page
200812-行動封面-3.jpg

「研究團隊從太平洋馬里亞納和克馬得海溝(兩者都超過10公里深,而且相隔7000公里)取樣端足類甲殼動物,在其脂肪組織內發現濃度極高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包括多氯聯苯和多溴聯苯醚,這些常被用來作為電路絕緣體和火焰阻燃劑。

『事實上,我們取樣的甲殼類動物所包含的汙染物濃度近似於駿河灣(Suruga Bay),該地區是西北太平洋汙染最嚴重的工業區之一』。

作者認為這些汙染物進入海溝最有可能的途徑,是受汙染的塑膠碎片和動物屍體在沉入海底之後,被甲殼類動物和其他動物攝食,之後再成為更大型動物的獵物。」(摘自 ScienceDaily

02 系列二-3.jpg
02 系列二-1.jpg
02 系列二-2.jpg
02 系列二-4.jpg

「對於珊瑚礁來說,氣候改變和白化已經夠糟了,但是由康乃爾大學所領導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還發現,無所不在的海洋垃圾會加劇珊瑚的病變。

 

『塑膠是微生物的理想載具,這些微生物若是接觸到珊瑚,可能會引發病變…有研究發現,常見的聚丙烯塑膠製品如瓶蓋和牙刷上佈滿著濃密的細菌,這跟正在破壞全球珊瑚的白化症脫離不了關係』。

接觸到塑膠廢棄物的珊瑚,染病的機率從4%增加到89%,多了20倍。科學家估計,亞太地區大約有11億件塑膠垃圾纏繞在珊瑚礁上,而且未來七年還可能增加40%。」(摘自 ScienceDaily

02 系列二-5.jpg
02 系列二-7.jpg
02 系列二-6.jpg

「我們發現珊瑚吃塑膠的速度只比他們吃一般的海洋浮游生物慢一點點。這些塑膠深藏在珊瑚蟲的消化組織中,令人擔心珊瑚消化正常食物的速度受到影響。」(摘自 ScienceDaily

02 系列二-8.jpg
02 系列二-9.jpg
02 系列二-10.jpg
02 系列二-11.jpg
02 系列二-12.jpg

「研究人員在所有英國海域和當地超市蒐集到的貽貝樣本裡,都發現細微的塑膠。」(摘自 BBC N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