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a title.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太平洋垃圾帶的面積等於38個台灣
「首次發現海洋中積累了許多微小塑膠碎片是在 1972 年,美國麻州的研究人員在北大西洋馬尾藻海(Sargasso Sea)上發現許多直徑達 0.5 公分的塑膠顆粒,從此就不斷出現來自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類似的報告。直到 1997 年,水手出身的科學家 Charles Moore 乘船從夏威夷到加州長灘過程中的發現,才引起了大眾對於塑膠垃圾現象的關注。Moore 並與其科學團隊進行研究,於 2001 年的海洋污染報告中指出,在太平洋紀錄到的最高平均塑膠總量為每平方公里 334271 件,且計算出塑膠重量比上浮游生物重量的比例,竟然高達 6 : 1。這份研究報告透露出,現在有非常多海洋漂浮垃圾碎屑在北太平洋環流系統 (The North Pacific Gyre,NPG)中積累,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且它的面積範圍可能是美國德州面積的兩倍大小。」(簡雯潔,2014)
無所不在的塑膠容器。上、右:2015年7月,攝於宜蘭縣五結鄉蘭陽溪出海口。左:2015年7月,攝於福隆附近海灘。
漲潮時海水推來的塑膠瓶,有許多已經在海裡漂流了一段時間。這些塑膠瓶開始扭曲、碎裂,然後消失於無形。不過他們從沒真正離開過我們,只是化身為微小的塑膠碎片,科學家稱之為「微塑膠」(microplastics)。微塑膠跟塑膠微粒(microbeads)不同,前者從大塑膠碎裂而來,後者來自於清潔用品所使用的柔珠。兩者共通的問題是被海洋生物誤食。

垃圾比魚多
「......全世界過去50年來,塑膠使用量增加了20倍,未來20年恐將會再加倍,預計到了2050年,全球的塑膠生產總量將增加3倍至11.24億公噸。但和其他原料相比,塑膠製品的再使用率卻很低,超過四分之一的塑膠原料都用於塑膠袋,但卻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塑膠袋沒有進入回收系統而留在自然生態系統,只有14%的塑膠袋被回收。相較紙張58%與鐵90%的回收率,塑膠回收率實在相當低落。」(自由時報,2016)
「每年有八百萬噸的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將一卡車的垃圾倒入海洋,目前已有超過一億五千萬噸的塑膠廢棄物在海洋的每個角落。照此速度,預估2025年每3噸魚就有一噸廢棄物,2050年海洋塑膠廢棄物總重量將會超過海洋魚類的總重量。」(楊書萱,2016)
藤壺洗髮精瓶。從金山頂寮附近海灘撿來。瓶身已經被潮水壓扁,瓶蓋開始碎裂。從顏色和藤壺看來,這支瓶子已經漂流了一段時間。

大海孕育生命,塑膠餵養大海
「基隆海洋大學海生所設立海洋生物暨保育研究室,與屏東海生館一南一北共同進行保育海龜的任務,但近年從事拯救海龜後發現海龜的死亡竟與人類造成的污染息息相關,今年2月份,在新北市金沙灣發現一隻已擱淺死亡的綠蠵龜,保育員解剖後竟發現該海龜沒有因感染疾病死亡,但胃裡卻是滿滿的塑膠袋,讓他們一邊解剖一邊掉淚,直呼人類不要再製造污染了。
根據研究,1歲海龜平均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一,10 歲成龜更剩千分之一,因此你所看見的每一隻海龜根本就是生命的奇蹟,海龜研究的教授程一駿指出,海龜的存活率跟人類製造的污染有關;從海岸線的破壞讓海龜無法上岸產卵,到現在做死龜解剖研究後更發現,死龜的糞便中常會有塑膠製品,肇因人類將垃圾丟棄後被沖進大海,當海龜吞了這些垃圾後無法排出,就會造成身體不適而漂浮海面,運氣好的擱淺被救起,運氣不好被漁船、礁石撞死。」(蘋果即時,2016)
「隨著人類對塑膠製品的越發依賴,海龜與塑膠廢棄物的戰爭亦越演越烈,海龜胃內容物含有海洋廢棄物的比例從1980年代的20%,到1990年代的50%,到了2000年初期,廢棄物的比例則高達79%。
從2002年一篇針對地中海地區赤蠵龜的調查報告發現,海龜胃內容物中的海洋廢棄物仍然以塑膠為大宗(76%),其次為瀝青(25.9%)和保麗龍(19.7%)...。
相較於遭到漁網纏繞而快速死亡的海龜,誤食塑膠雖然不會導致立即性的傷害,但若塑膠面積太大造成海龜的腸胃道阻塞,也會有致命性的危險。就算是誤食較小塊的塑膠,胃內容物中過高比例的海洋廢棄物亦會稀釋了海龜消化正常食物的能力,這種食物稀釋(dietarydilution)的情況,容易導致較小個體的海龜營養不良,進而影響健康狀態。」(環境資訊中心,2014)
事實上,塑膠的受害者很多,海龜只是個縮影。「海洋是世界最大的垃圾掩埋場,而海鳥也變成了飛行垃圾桶。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廢棄物會汙染99%的海鳥物種。如果這樣估計正確,再過35年,只要是活著的每一隻海鳥,95%胃裡都有塑膠。
在這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裡的文章裡,一位澳洲學者和三位英國學者提報他們過去40年的塑膠汙染研究。......『全球的塑膠產量正在倍數成長,過去11年成長了一倍』作者寫道,『因此在2015-2026這幾年間,我們會生產自從有塑膠以來所有生產過的塑膠總量』。」(Mead,2015)
海龜殼。2016年6月攝於金山跳石海岸。我很希望這隻海龜的死亡跟塑膠垃圾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