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a title.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太平洋垃圾帶的面積等於38個台灣
「首次發現海洋中積累了許多微小塑膠碎片是在 1972 年,美國麻州的研究人員在北大西洋馬尾藻海(Sargasso Sea)上發現許多直徑達 0.5 公分的塑膠顆粒,從此就不斷出現來自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類似的報告。直到 1997 年,水手出身的科學家 Charles Moore 乘船從夏威夷到加州長灘過程中的發現,才引起了大眾對於塑膠垃圾現象的關注。Moore 並與其科學團隊進行研究,於 2001 年的海洋污染報告中指出,在太平洋紀錄到的最高平均塑膠總量為每平方公里 334271 件,且計算出塑膠重量比上浮游生物重量的比例,竟然高達 6 : 1。這份研究報告透露出,現在有非常多海洋漂浮垃圾碎屑在北太平洋環流系統 (The North Pacific Gyre,NPG)中積累,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且它的面積範圍可能是美國德州面積的兩倍大小。」(簡雯潔,2014)
無所不在的塑膠容器。上、右:2015年7月,攝於宜蘭縣五結鄉蘭陽溪出海口。左:2015年7月,攝於福隆附近海灘。
漲潮時海水推來的塑膠瓶,有許多已經在海裡漂流了一段時間。這些塑膠瓶開始扭曲、碎裂,然後消失於無形。不過他們從沒真正離開過我們,只是化身為微小的塑膠碎片,科學家稱之為「微塑膠」(microplastics)。微塑膠跟塑膠微粒(microbeads)不同,前者從大塑膠碎裂而來,後者來自於清潔用品所使用的柔珠。兩者共通的問題是被海洋生物誤食。
垃圾比魚多
「......全世界過去50年來,塑膠使用量增加了20倍,未來20年恐將會再加倍,預計到了2050年,全球的塑膠生產總量將增加3倍至11.24億公噸。但和其他原料相比,塑膠製品的再使用率卻很低,超過四分之一的塑膠原料都用於塑膠袋,但卻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塑膠袋沒有進入回收系統而留在自然生態系統,只有14%的塑膠袋被回收。相較紙張58%與鐵90%的回收率,塑膠回收率實在相當低落。」(自由時報,2016)
「每年有八百萬噸的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將一卡車的垃圾倒入海洋,目前已有超過一億五千萬噸的塑膠廢棄物在海洋的每個角落。照此速度,預估2025年每3噸魚就有一噸廢棄物,2050年海洋塑膠廢棄物總重量將會超過海洋魚類的總重量。」(楊書萱,2016)
藤壺洗髮精瓶。從金山頂寮附近海灘撿來。瓶身已經被潮水壓扁,瓶蓋開始碎裂。從顏色和藤壺看來,這支瓶子已經漂流了一段時間。
大海孕育生命,塑膠餵養大海
「基隆海洋大學海生所設立海洋生物暨保育研究室,與屏東海生館一南一北共同進行保育海龜的任務,但近年從事拯救海龜後發現海龜的死亡竟與人類造成的污染息息相關,今年2月份,在新北市金沙灣發現一隻已擱淺死亡的綠蠵龜,保育員解剖後竟發現該海龜沒有因感染疾病死亡,但胃裡卻是滿滿的塑膠袋,讓他們一邊解剖一邊掉淚,直呼人類不要再製造污染了。
根據研究,1歲海龜平均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一,10 歲成龜更剩千分之一,因此你所看見的每一隻海龜根本就是生命的奇蹟,海龜研究的教授程一駿指出,海龜的存活率跟人類製造的污染有關;從海岸線的破壞讓海龜無法上岸產卵,到現在做死龜解剖研究後更發現,死龜的糞便中常會有塑膠製品,肇因人類將垃圾丟棄後被沖進大海,當海龜吞了這些垃圾後無法排出,就會造成身體不適而漂浮海面,運氣好的擱淺被救起,運氣不好被漁船、礁石撞死。」(蘋果即時,2016)
「隨著人類對塑膠製品的越發依賴,海龜與塑膠廢棄物的戰爭亦越演越烈,海龜胃內容物含有海洋廢棄物的比例從1980年代的20%,到1990年代的50%,到了2000年初期,廢棄物的比例則高達79%。
從2002年一篇針對地中海地區赤蠵龜的調查報告發現,海龜胃內容物中的海洋廢棄物仍然以塑膠為大宗(76%),其次為瀝青(25.9%)和保麗龍(19.7%)...。
相較於遭到漁網纏繞而快速死亡的海龜,誤食塑膠雖然不會導致立即性的傷害,但若塑膠面積太大造成海龜的腸胃道阻塞,也會有致命性的危險。就算是誤食較小塊的塑膠,胃內容物中過高比例的海洋廢棄物亦會稀釋了海龜消化正常食物的能力,這種食物稀釋(dietarydilution)的情況,容易導致較小個體的海龜營養不良,進而影響健康狀態。」(環境資訊中心,2014)
事實上,塑膠的受害者很多,海龜只是個縮影。「海洋是世界最大的垃圾掩埋場,而海鳥也變成了飛行垃圾桶。到了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廢棄物會汙染99%的海鳥物種。如果這樣估計正確,再過35年,只要是活著的每一隻海鳥,95%胃裡都有塑膠。
在這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裡的文章裡,一位澳洲學者和三位英國學者提報他們過去40年的塑膠汙染研究。......『全球的塑膠產量正在倍數成長,過去11年成長了一倍』作者寫道,『因此在2015-2026這幾年間,我們會生產自從有塑膠以來所有生產過的塑膠總量』。」(Mead,2015)
海龜殼。2016年6月攝於金山跳石海岸。我很希望這隻海龜的死亡跟塑膠垃圾無關。
塑膠垃圾影響固著生物的擴散與物種組成
「由石油提煉出的塑膠聚合物不容易被生物降解,並且長期而緩慢地存在於海洋中,因此,它們提供許多軟體生物和浮游生物生長的基質,並可能成為比船體或壓艙水更強效的外來入侵物種擴散機制。舉例來說,目前有研究認為海洋中的漂浮塑膠垃圾碎屑,和一種大藤壺(Perforatus perforates)族群分布範圍的向北擴展有關。而在北太平洋環流中心處的太平洋垃圾帶,這些海洋中的塑膠碎屑是如此之多,也可能改變固著生物的種類組成。」(簡雯潔,2014)
長滿固著生物的拖鞋。從萬里龜吼海灘撿來。
這隻鞋子散發著濃厚的腐臭味,因為上面的固著生物正在腐化。這些固著生物屬於貝類,跟一般常見的藤壺(甲殼類)很不一樣,而且長著海藻,看來這隻鞋已經成為生態環境的一部分。
碎裂消散之後,問題才要開始
「從2002至2013年,全球塑膠生產量增至2.99億噸。據估計,塑膠佔了全球海洋垃圾的60-80%,每年約有800萬噸的塑膠流進海洋,去年更有數據顯示全球海洋可能有約50兆件的塑膠碎片,而每一件在海上飄流的塑膠碎片可能因為風化或日曬等因素,又再碎裂成數百或上千的『微塑膠』。這些『微塑膠』具有吸附並釋放有毒物質的特性,也因為體積小於5毫米,常被海洋浮游生物或貝類誤食,再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衍生出更多嚴重的生態和環境污染問題,也間接影響人類的健康。」(綠色和平,2016)
壓碎塑膠瓶。2016年7月,攝於新竹縣新豐鄉崁頭溪出海口。
我常好奇,潮水是如何把這些柔韌的塑膠瓶擠壓、扭曲、折斷的。由於海邊像這樣的瓶子實在太多了,而且沙灘上也佈滿了細細小小的塑膠碎片,所以我從不懷疑潮水有這樣的力量。
塑膠本身就不安全
「許多商業使用上的塑膠聚合物具有高濃度的生物活性單體添加劑,會根據環境條件加快或減慢濾出速度,例如UV穩定劑、軟化劑、阻燃劑、非黏著化合物以及著色劑。據估計,一個完整的塑膠製品是由約 50 % 的填料、增強劑和添加劑所構成。這些含有污染物的塑膠顆粒會透過海洋生物的攝取而進入生物體內,其中許多汙染物被認為是內分泌干擾物(或稱環境荷爾蒙),這些內分泌干擾物具有結合雌激素和雄激素受體的能力,被生物攝取後,將影響生物族群結構與數量,進而影響整個海洋生態。這樣的情形對所有海洋物種的健康造成風險,甚至進而危害以海鮮為食的人類健康,特別是對嬰幼兒產生潛在影響等生態毒性,開始受到研究上的關切。」(簡雯潔,2014)
塑膠還會吸毒
「塑膠顆粒和塑膠碎片,是海洋和水生環境中異源雌激素、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以及重金屬的來源和匯聚之地。漂浮的海洋塑膠碎片被發現可做為一種固態萃取介質,有從水體中吸附和集中污染物的特性,具有類似於污染物被沉積物顆粒吸附的功能。塑膠碎片存在海洋生物隨處可及的海水表面或附近,吸附水體中的污染物,同時暴露於被雨水洗出而落入大海的空氣污染物中。」(簡雯潔,2014)
殘破的塑膠袋。2015年11月,攝於新竹縣新豐鄉崁頭溪出海口。一處紅樹林林間。
卡在樹枝上的塑膠袋,時間久了之後,不常浸泡海水的,會變得不透明,時常浸泡海水的,就會像這樣沾染各種污物。
嚴重瓦解的鞋。從金山頂寮附近海灘撿來。這隻鞋殘缺得很特別。從鞋底凹凸不平的痕跡看來,可能是塑膠硬化之後被海水侵蝕和沖碎,所產生的形狀。
珊瑚無法分辨塑膠
「澳洲詹姆士庫克大學的研究員Mia Hoogenboom與她的同仁,針對石珊瑚(Scleractinian coral ,又稱腦珊瑚)進行了一連串的研究。她們將塑膠盒削成薄片,倒入飼養珊瑚的水槽中,觀察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珊瑚靠過濾海水取食,但有些研究指出,有些珊瑚能分辨出特定種類的浮游動物,並避免食用他們。那珊瑚也分辨得出來塑膠是不能吃的嗎?令人難過的是,珊瑚並不能分辨。被吸收的塑膠微粒被珊瑚的腸腔系膜組織所包裹,代表這些塑膠可能影響著珊瑚吸收其他營養物質的能力,進而影響健康。」(滔滔 Ocean says,2015)
上、左、右:破碎扭曲的容器。2015年7月,攝於福隆附近海灘。
這一天,不知道為什麼海灘湧來許多的紅色海藻,他們看起來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從海底連根拔起,躺在沙灘上的時候還很鮮活。其間夾雜許多扭曲、支離破碎的塑膠容器。
短時間出現這麼多的海藻和破塑膠,是我造訪這個海灘多次從沒見過的景象。看著這些碎裂的塑膠瓶,不難理解Mia Hoogenboom與她的同仁為何要研究珊瑚會不會吃塑膠。
海刷是新物種,可能有毒
「學者發現,超過 50 % 的塑膠碎屑含有多氯聯苯(PCBs)、40 % 含有有機氯農藥、以及將近 80 % 含有多環芳烴(PAHs),且這些污染物在塑膠碎屑中的水平,比預期在水中的濃度還要高出很多,而在其中發現的多氯聯苯和多環芳烴類型,和在海洋沉積物中發現的相似。但和沉積物不同的是,這些顆粒仍然可以被生物攝食,提供污染物進入海洋食物鏈的另一條途徑,構成了生態毒性問題。」(簡雯潔,2014)
塑膠刷毛。2015年7月,攝於福隆附近海灘。
如果塑膠會吸附有毒物質,那麼這支刷子密密麻麻的塑膠刷毛接觸海水的機會大增,豈不吸滿了毒?
塑膠已經進入食物鏈
「綠色和平今天在臺灣、香港與韓國同步公布驚人發現,塑膠污染已經擴散到民眾平常吃的海鮮裡,特別是魚類、貝類和甲殼類。這些累積在海鮮裡的塑膠通常還夾雜著許多有毒物質,包括塑化劑、雙酚A、壬基酚、多氯聯苯(PCBs)和多環芳香烴(PAHs);吃海鮮的同時,也把這些會干擾內分泌、生殖系統,甚至可能致癌的有毒物質一併吃下肚。
實地調查發現,英吉利海峽拖網船的漁獲樣本中有36.5%的魚體內含塑膠,而121種來自地中海中部的魚類,則發現18.2%的旗魚、大西洋黑鮪和長鰭鮪的樣本中含有塑膠碎片。在克萊德海域的挪威龍蝦也發現有83% 的胃含物中殘留塑膠細絲。另外,巴西聖保羅桑托斯河口的淡菜(Brown mussel)和中國海岸的紫殼菜蛤(Mytilus edulis)體內均發現有『微塑膠』;北海的紫殼菜蛤(Mytilus edulis)和大西洋的牡蠣(Crassostrea gigas)也同樣被驗出含有『微塑膠』,這些都已經是人類常食用的海鮮。」(綠色和平,2016)
寶特瓶口和瓶蓋。從金山頂寮附近海灘撿來,撿來時就沒有瓶身。魚購自濱江市場。
全球問題,無魚倖免
「跨國研究團隊近日發現,印尼部分市場賣的食用魚,每4條魚中就有1條腸子中有塑膠垃圾,人們若吃下這些漁獲,恐危害健康。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印尼哈薩努定大學(Hasanudd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從印尼錫江(Makassar)的市場採集76份魚樣本,以及從加州半月灣(Half Moon Bay)和普林斯頓(Princeton)的市場蒐集64份魚樣本進行分析。研究結果日前發表於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這項研究是探討塑膠垃圾和餐桌上食用魚間的關連性。研究人員向魚市場或漁夫蒐集全魚、魚的消化道和整隻魚的樣本。樣本物種包括吳郭魚、鰹魚、鮭魚、鯡魚、鯖魚和鯛魚等魚類。研究結果顯示,在印尼,28%的食用魚被驗出腸子內有塑膠製品垃圾。在美國加州也有類似情形,25%的食用魚被驗出有塑膠製品垃圾。」(大紀元,2015)
塑膠碎屑。魚身上的碎屑是在福隆和萬里龜吼附近海灘以濾網篩揀回來。我們的海灘佈滿這種碎屑,俯拾皆是。
微粒大麻煩
「我們環境中的微塑膠,除了由大型塑膠裂解而來之外,還有一些企業『刻意地』製造小於1mm的『塑膠微粒』添加至商品中。據看守台灣協會調查,目前台灣市面上販售強調『去角質』、『磨砂』與『深層清潔』的洗面乳與沐浴乳,有六、七成以上都含有塑膠微粒,而許多『柔珠洗面乳』裡所謂柔珠其實就是塑膠微粒。
有研究人員已經發現浮游生物會誤食塑膠微粒;此外,比利時研究發現養殖牡蠣體內含有塑膠微粒,估計常吃此類海鮮的歐洲人一年因此吃進11,000顆塑膠微粒。根據生物放大效應理論,這些塑膠微粒在河川與海洋中吸附有機污染物後,將有極大可能透過食物鏈將這些有毒污染物累積至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人類—的體內,透過生物放大效應造成的危害比大型的塑膠垃圾還要嚴重。」(孫偉孜,2015)
「今年八月,一篇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的文章指出,每天有超過80億顆塑膠微粒進入美國的水生環境。這個數量足以每天鋪滿300的網球場。」(CNN,2015)
牡蠣與洗面乳皆為自行準備的道具。
拒食柔珠
「『微塑膠』除了是由大塊塑膠碎裂而成,還有些是刻意製造而成,像是常被添加在清潔日用品或磨砂產品中的塑膠柔珠。這些小於5毫米的柔珠大多由塑膠製成,無法被污水系統過濾,通通直接流進海裡,成為最小卻最強大的海洋殺手。美國已通過『無柔珠水域法 Microbead-Free Waters Act』,2017年7月1日起不得再生產含有塑膠柔珠的清潔日用品。......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於2015的報告《化妝品中的塑膠:我們是否因為個人護理而污染環境?》,提議全面禁用塑膠柔珠。臺灣何時才會公布禁用時程呢?......主管機關應正視這個問題。」(綠色和平,2016)
「 綠色和平調查全球 30 大美妝保養及個人護理品牌禁用柔珠的表現,也發現品牌都是有條件的承諾禁用,而不是完全從所有產品中淘汰塑膠柔珠。海洋專案主任顏寧說:『品牌說要禁用柔珠,卻僅限定部份產品不使用,不包含淘汰所有產品中的柔珠,或所有塑膠材質,明顯是規避責任,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臺灣市面上有超過 100 件的洗面乳和沐浴乳產品中含有塑膠製柔珠。中國附醫國際美容醫學中心主任皮膚科醫師邱品齊表示,『多數化妝清潔產品中的非可溶性柔珠是以聚乙烯(PE, polyethylene)或聚丙烯(PP, polypropylene)所製成,長期使用含這類型柔珠的洗臉或磨砂產品,容易造成角質層傷害,引起皮膚乾燥或敏感症狀,對於皮膚的安全性也是有疑慮的。』
消費者在選購化妝保養及個人護理產品之前,也可仔細查看產品成份表,避免購買含有 Nylon-12、Nylon-6、Polyethylene(PE)、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Polymethyl Methylacrylate (PMMA)、Polypropylene (PP) 等產品。」(綠色和平,2016)
人類創造的新岩石:膠礫岩
「最近的研究顯示,海灘上融化的塑膠垃圾有時候會與沉積物、玄武岩火山石碎片、有機物碎屑融合,生成一種新的岩石。這種稱為『膠礫岩』 (plastiglomerate)的新物質會永久存在於地球岩層裡,將來有可能成為人類對於傷害地球所留下的地理記號。
一開始Moore在夏威夷Kamilo海灘發現膠礫岩時,他假定這是岩漿與塑膠融合之後所形成的岩石。...在進一步探究並且問過當地人之後,學者認為人們是為了燃燒塑膠廢棄物而無意間創造了膠礫岩;要不是有意銷毀垃圾,就是生營火時不小心造成。
...這種物質的分子密度遠高於純塑膠。這代表膠礫岩比一般的塑膠廢棄物更有可能被掩埋和保存在岩層中,未來的科學家有可能深入地球的地理紀錄時找到膠礫岩的存在。」(Live Science,2014)
這是我在金山跳石海岸發現的「塑膠塊」,質地堅硬、比一般岩石輕,可以看出裡面融合了許多的塑膠廢棄物。我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奇怪的塑膠塊,後來才知道它叫「膠礫岩」,是塑膠充斥現代生活之後所生成的新物質。